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手机上瘾?做好这5件事有助改善手机瘾「手机上瘾?做好这5件事有助改善」
2025-01-20IP属地 湖北7

网购、看剧、社交……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不少人一分钟不看手机,就会感到不安。而出现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已有“手机上瘾”的问题。

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李瑾走进松江广播,做客直播间,为大家支招改善“手机成瘾”的问题。

本期嘉宾: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 李瑾

更多详情,请点击音频收听。

“手机依赖”的定义

关于“手机依赖”如何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称“手机成瘾”,也有称“问题性手机使用”“过度使用手机”的。

“手机依赖”是个体过度使用手机并且无法自控,而导致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功能等明显受损,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心理疾病。

难道我真的对手机上“瘾”了?

手机依赖和网瘾一样吗?

“网络成瘾综合症”被定义为“网络使用者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出现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主要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对象成瘾,比如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等等。

而关于“手机依赖”,手机在最初使用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短信及通话上,表面上看“手机依赖”又回归到对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但实际上他们二者还是有些不同的。

首先,“手机依赖”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次,“手机依赖”从本质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网络使用。

最后,“网络成瘾”主要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对象成瘾,“手机依赖”并不仅仅是对手机的依赖,而是沉迷于短信、拍照、音乐、看时间、运动等功能。

“手机依赖”的不良表现

身心反应:长期过度使用手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症状。像是眼睛干眼症、颈肩酸痛、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认知反应:“手机依赖”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可诱发类似“注意力障碍”。手机上瘾有一个显著的副作用就是注意力的缺失。微软有一项调查,说人的注意力2000年还有15秒,2015年就只有8秒。

社会功能受损:沉迷手机会忽略身边的亲友,常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会降低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互动沟通的能力,弱化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动力。比如,你和同事聊天,你却把手机放在桌上,无论手机是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你就会向身边的人传递一种信息“你对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如何摆脱手机的过度使用?

1、限定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间。

2、建议关闭手机的各类消息提醒、推送功能,卸载一些手机应用,甚至定期断网。

3、减少关注社会动态,多参与现实生活。

4、关注当下、简化生活。

5、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热爱的事情。

音频、视频、文字:韩雪楠

原标题:《手机上瘾?做好这5件事有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