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2025年(上半年)有哪些大事和高考生们息息相关,本文按月分享给大家:
1月
1
期末考试
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很重要,是对一轮复习的总结,也是接下来复习的参考。针对期末考试的情况,考生应做好查漏补缺。(部分学校一模替代期末考试)
2
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别在每年的1月和7月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与高考录取有关,请务必过关,以免再考打乱之后的复习规划。
3
八省联考
已结束。
4
寒假
本月中上旬,各地寒假开始,高三生应把握好高中最后一个寒假,认真梳理一轮复习和期末考试遗留的问题,争取在这段时间解决问题,为二轮复习做好准备。
2月
1
开学
本月,经过春节(寒假)的调整,高中最后一学期开始。
2
一模
1月底或2月各地将进行一模,且多以联合考试为主,考试规模大,题目对接高考,考试结束后会公布排名和分数线,考生们务必重视。
3
二轮复习
2月—4月是二轮复习时间,高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提升成绩,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稳定下来。
4
高考体检
月底起各地高考体检陆续开始,考生应提前了解体检前及体检时注意事项,配合学校组织,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
3月
1
八省联考出分
本月初八省集中公布1月联考分数、分数线及模拟志愿填报。
(云南、河南2月底)
2
高职单招
高职单招是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的重要形式,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各地高职单招工作相继启动,计划通过高职单招升学的同学,可以关注所在省市报考政策,按要求准备相关报名资料。
4月
1
强基计划报名开启
本月起,2025强基计划报名正式开始,有意向报考的考生可以登录阳光教育平台或目标院校官网进行报名。
2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本月中旬,39所985院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全面发布,考生需清晰报名条件、入围比例、录取办法等关键信息。
3
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同时,本月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公布。
5月
1
二模、三模
二模、三模是高考前的重要练兵,相对一模难度较低,帮助考生提升信心。但每次模拟考都是对考生复习的检验,要从这些考试中吸取经验。
2
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这时期重点是重回基础,把复习过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增强记忆:同时做到保持题感。
3
综合评价初审
5月初,高校对报名参加综合评价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后公布初审名单。
4
招生政策
本月下旬,各省教育考试院陆续发布招生政策,包含考试、评卷、录取等重要信息。
6月
1
高考
时间为6月7日-9日,考试期间同学们注意调整饮食和心理状态,放松心情迎接最后的挑战。
2
高校招生简章发布
高考前后,各校招生简章陆续发布,考生需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相关规定及要求。
3
高考查分、分数线公布
依据往年情况,一般是在6月22日后全国各省陆续公布省控线以及查询成绩。
4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校测
大部分高校的测试时间比较集中,具体考核时间和内容以当年高校通知为准,高考出分前会公布确认入选名单。
4
志愿填报
本月底,各批次志愿填报开始,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依次进行。
4
高考录取、投档线公布
之后各批次投档线公布,新高三可作为重要参考,确定目标院校
duixian
01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02
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中小学组,单位、团体、个人可进行推荐申报,单位、团体推荐每类科普作品不超过5个,个人推荐本人主创的作品每类不超过1个。
专业组: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相关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学校教师等。
中小学组:在校中小学生。
03
参赛方式
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2月25日,参赛者在大赛作品征集网站上自行下载大赛申报表,填写完毕并签字盖章后,在网站上传作品时将申报表扫描件同时上传。
征集网站:
http://cvs.ssoc.org.cn/item1/vote
04
类别与奖项设置
专业组设置科普图书类、科普短视频类、APP(含游戏)类、VR类、展教具类、影视作品(含歌曲)类、书画类、其他创意类等作品类别,每个类别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各奖项均可空缺。
中小学组设置平面艺术类(包括但不限于绘画类、手抄报等),设优秀作品奖。
05
大赛流程
作品征集阶段
2024年12月25日-2025年2月25日
网络投票阶段
2025年3月10日-3月25日
初评阶段
2025年3月26日-4月11日
终评阶段,公布结果
2025年4月12日-4月30日
宣传推广
2025年5月1日-11月30日
06
其他事项
1.本次征集活动中的所有报送作品不得出现有违背社会公共道德、侵犯他人隐私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或规定的内容。
2.对于存在著作权争议以及其他严重违规等情况的,主办方有权取消投稿者的获奖资格,收回荣誉证书和奖杯。
3.所提交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使用权和传播权。主办方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用于与主办方宣传相关的用途,不再支付费用。
4.获奖作品将择优推荐参加科技部、中科院联合举办的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和科技部组织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
07
联系方式
联系人:滕逍、李亚琦
电话:010-68729352
邮箱:zgdzxh@sina.com
附件
参赛作品要求
一、专业组
1. 科普图书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以版本记录为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中英文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包括:专著、编著、主编等。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上传形式:
(1)书籍封面:小于2M;jpg/png格式。
(2)内容介绍:600字以内。
2. 科普短视频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地震局融媒体平台、国内外电视台、主流网络平台公开播映或正式出版的防震减灾科普视频作品,包括宣传片、动画片、专题片、纪录片、公益广告、微课程(PPT课件展示+讲授)、微电影等。
时长5分钟(包含片头、片尾)以内,画幅宽高比4︰3或16︰9,分辨率最低要求为1280*720,应配有中文或英文字幕。
上传形式:
(1)视频封面:小于2M;jpg/png格式。
(2)视频链接:提供视频的播放网址链接。
3. APP(含游戏)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正式上线的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APP、游戏。
上传形式:
(1)APP、游戏图标(须与各平台下载图案一致):88*88像素,小于2M,jpg/png格式。
(2)应用截图:4张,尺寸为240*320或320*480,小于2M, gif/jpg/png格式。
(3)应用描述:介绍作品的概况、功能、使用方法、介绍视频链接等,200字以内。
4. VR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正式上线的以地震灾害体验、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VR产品。
上传形式:
(1)界面图:尺寸为240*320或320*480,小于2M,gif/jpg/png格式。
(2)应用描述:介绍作品的概况、功能、使用方法、介绍视频链接等,200字以内。
5. 展教具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以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研发、制作的展教具,并已在公共服务场所公开展示。
上传形式:
(1)展示图:正面、侧面、背面共三张;小于2M;gif/jpg/png格式
(2)功能描述:介绍展教具作品的概况、功能、使用方法、介绍视频链接等,400字以内。
6. 影视作品(含歌曲)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出品的以描写防震减灾为主题的优秀原创电影、视频、歌曲等影视作品。
上传形式:
(1)视频封面:小于2M;jpg/png格式
(2)作品链接:提供作品的播放网址链接。
7. 书画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创作的以描写防震减灾为主题的优秀书画作品。
上传形式:
(1)展示图:不超过三张;小于2M;jpg/png格式
(2)内容介绍:介绍书画作品的主题、含义、情感等,400字以内。
8. 其他创意类: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创作的上述类别之外的其他创意类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如海报、表情包、工艺品等)。
上传形式:
(1)展示图:不超过三张;小于2M;gif/jpg/png格式
(2)内容介绍:介绍创意作品的作品的主题、内容、构思等,400字以内。
二、中小学组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创作的以描写防震减灾为主题的优秀平面艺术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绘画类、手抄报等。
上传形式:
(1)展示图:不超过三张;小于2M;jpg/png格式
(2)内容介绍:介绍手抄报作品的主题、内容、构思等,400字以内。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关键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