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摄星空?
你有多久没看到过星星了?
五一小长假,终于有时间可以外出放松放松,而五月份也是北半球一年中拍摄星空的绝佳时节。如果你恰好去了能看到满天繁星的地方,不妨用镜头来一场与星空的邂逅吧。
(一)在哪里能看到星星
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每一天的夜晚都与光污染相伴,可能从来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星空。即使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农村,也很难见到浩瀚星空。
想拍到璀璨的星空和银河,首先就要去肉眼能看到星空和银河的地方去。相机长曝光 拍摄到的星星比肉眼可见的稍微多一点,但差距不会特别大,如果肉眼看不到星空,相机也很难拍出来。
光污染:灯光会掩盖星星,因此城市上空很难看到星星。查询光污染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通过巧摄、天文通小程序等方法查看,也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查看:
www.lightpollutionmap.info
查看光污染地图时就要了解波特尔暗空分类法,它分为9个级别,在1~4级地区是拍摄银河以及观星的好地方,我推荐大家去1~3级的地方。(地图上黑灰蓝绿或黑灰蓝的区域)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现在的光污染地图应该是2015年的,这几年国内的发展特别快,城市不断扩张,许多农村也安装了路灯,地图上的绿色区域现在也不一定能拍到很棒的星空。
月相:正所谓月明星稀,月亮大的时候星星少,月亮小的时候星星多。农历月末月初的时候,月亮小或看不到月亮,是观星拍星的绝佳时机。
其他时刻有月亮就没法拍摄星空了吗,当然不是。还可以根据月亮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避开月亮拍摄。比如农历20号后以后的月亮,接近后半夜才会升起,就可以在前半夜拍摄。
以上是两个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其他的诸如天气、空气能见度等也会对星空产生影响,但没有前两个更为关键。
(二)拍摄星空的参数
星星的亮度非常低,要尽可能的增加曝光值,相机需要调整到M档,手机需要打开专业模式。
光圈:F4是拍摄星空的入门级光圈,小于F4的光圈拍摄效果就很不理想了,总之大光圈镜头更受青睐。拍摄星空时,常用到F2.8甚至更大的光圈。
感光度(ISO):拍摄星空时,常用到1600以上的感光度,一般3200~6400较为常见。
快门时间:如果哦光污染特别小,可以使用十几秒左右的快门,拍摄星空时,常用到20~30秒之间的快门。
拍摄星空时,可以使用F2.8,ISO3200,快门30秒,或者是F2.8,ISO6400,快门15秒这样的常见组合。再根据现场的环境微调。
焦距:为了能拍摄到面积更大的星空,推荐使用长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16mm、14mm都比较常见。
这并不是说普通的镜头就没法拍。也有人钟情于50mm焦距拍摄银河,这时候的银心非常大,看起来更加震撼。
对焦模式:面对漆黑的夜空,总对焦会失灵,需要调整到手动对焦(MF)。可以放大屏幕,对准一颗比较亮的星星,转动对焦环直到星星由虚变实。
星空500法则:星空500法则是用来计算安全快门的。地球自转,天体都是东升西落,如果快门时间太长,星星就会留下拖影变成星轨。用500÷等效焦距,得到的就是安全快门。假如你的等效焦距是20mm,那么你的快门最好不要超过(500÷20=25秒)。
快门时间不能无限延长,高感光度会降低画质,因此才需要大光圈来增加曝光,这就是星空摄影要用大光圈的原因。如果加装了赤道仪,相机可以跟随星空运动,便能无限延长快门时间(比如30分钟),拍摄到更为细腻的星空大片和深空宇宙星云。
如果你想拍摄星轨,那就不用考虑什么500法则了。
(三)星空摄影后期
星空摄影的后期处理主要是降噪与调色。
堆栈降噪:第一种是堆栈降噪去除随机噪点。
前期拍摄时建议连续拍摄4~9张照片,后期打开ps中的“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这样所有照片就都变成了图层。首先抠出天空部分,将天空部分的星星对齐,然后全选图层,转换为智能对象,执行“图层-智能对象-堆栈-平均值或中间值”。然后再对地景进行同样的操作(不需要对齐,因为地面不动)。最后再把天空和地景合二为一。
噪点太多?ps堆栈降噪教程及原理,摄影师都在用的无损降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