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外向,内向,既外向又内向还是不确定?近日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以下简称《性格拼图》)就是谈论这个话题的。
作者西尔维亚·洛肯(以下简称洛肯)是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她的“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学系列”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德国畅销书,除了这本《性格拼图》外,还有《内向心理学:如何安静地发挥影响力》、《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里自在地生活》等。
这本《性格拼图》不仅帮我们认识自己,还指出了外向和内向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应该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你是什么性格?
你是什么性格?这本《性格拼图》告诉我们,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既有外向的一面,又有内向一面,我们其实都是“混合体”,我不由想起有位高中同学在留言本上性格一栏就填写了“多重”,当时还觉得很特别呢。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是既外向又内向的混合性格,那样就没法区分。
为了方便区分,我们可以把内向与外向性格看成一把刻度尺的两边,倾向外向一端的,我们就称其为外向性格;反之倾向内向一边的,我们就称其为内向性格;那些正好处在“中间点”的,我们就称其为混合型或均衡型性格。
那么你到底是什么性格呢?书的开篇就有个自我测试或者说自我评估: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性格?
我在做这个评估时有些犹豫不决,觉得自己总体上应该是偏外向或者至少是个混合型的性格,但读完《性格拼图》后,才明白自己总体上其实是个偏内向的人。
那么内向者与外向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内向性格者的精神能量流向内部,外向性格者则流向外部。
洛肯在书中进行了具体阐述。其实内向者与外向者在大脑结构上是有区别的,最主要的就是神经递质不同。
内向者的大脑多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下进行活动,乙酰胆碱主要作用于杏仁体,属于副交感神经。
而杏仁体可以调节大脑对外界刺激反应,传输的信息主要是恐惧,副交感神经负责人体休息和恢复安静状态。因此,内向者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内心活动水平,对外界刺激敏感,面对新鲜和意外事物时更容易紧张,对安全与稳定的需求度更高。
外向者的大脑则多在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下活动,多巴胺主要作用于伏隔核,属于交感神经。
而伏隔核是大脑的“兴趣中心”,是大脑中与奖励和兴奋有关的区域,传输的信息主要是快乐或者说幸福,交感神经负责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活动。因此,外向者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外部活动水平,对外界刺激不敏感,面对突发状况时更冷静更灵活,对奖励的需求度高,重视新鲜体验和惊喜。
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性格,其实就是看你在什么状态下感觉最舒适,也就是看你的舒适区在哪儿。
内向者在内心的、安全的稳定的活动中感觉最舒适,外向者则更喜欢外部的、有刺激有奖励的活动。
“外向者燃放烟花,内向者享受炉火的温暖。”
外向性格一定比内向性格更有优势吗?
现代社会,强调自我,强调情商,外向的人似乎更有优势,自我推销自我表现,擅长人际交往,“出场”等等这些似乎都指的外向性格。但是不是外向性格就一定比内向性格更有优势呢?
我们先来看几个书中的例子。
英格丽德是个内向的女孩,这天她在一家大型电子商场里挑选耳机,拿了一幅耳机正在考虑,这时外向的售货员艾克走了过来,滔滔不绝地向她介绍这款耳机的优点,没想到,英格丽德说了声谢谢就赶紧走了。
可见,即使是销售这样的工作岗位,外向性格也不一定时时占据优势。
有项研究表明,在美国,在起步的小学阶段,外向者表现得更好,但到高中乃至大学以后,情况则发生了反转,内向成了一种优势,内向者会获得更多奖学金,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天才人群中占的比例更高。
洛肯告诉我们,其实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或者说阻碍。
外向性格的人优势很明显,书中列举了十个方面:勇敢、热情、灵活、善于表现、敏捷、行动力强、关心他人,有自发性、擅长讲话、善于应对冲突。
但同时,也有阻碍,书中也列举了十点:轻率、马虎、缺乏耐心、过度展示自我、攻击性强、冲动、自我中心、容易分心、自我回避、压迫感强,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滔滔不绝的攀谈。
如前面那个售货员艾克就太主动,过度展示自我,强调自己对耳机的观点,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这让内向的顾客感到一些进攻性和压迫感,很不舒服。
内向性格的人似乎劣势很明显,书中列举了十点:恐惧、过于注重细节、易受刺激、被动、逃避、过分理智、自我否定、固执、孤僻、害怕冲突。
但其实,内向性格的人优势也很多,书中也列举了十个方面:谨慎、自我探索、专注、善于倾听、安静、善于分析、独立、持之以恒、擅长写作、有同理心。
通常认为外向性格的人更善长人际交往,但内向性格的人因为谨慎,大多举止得体,外向性格的人却常常因为轻率直言和过度展示自我而在人际交往中付出代价。
可见,无论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性格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主要的当然就是要学会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看具体如何做。
第一个是学习方面。
艾利亚斯很聪明,也很活跃,幼儿园和小学时成绩一直都很好。但是上中学以后,学习就变得越来越吃力,因为外向的他不喜欢长时间坐在课桌边背单词,准备功课。
艾利亚斯的父母帮助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并鼓励他和同学组团学习,很快,他的信心又恢复了,活跃依旧,学习成绩也上来了。
外向性格的人可以利用自身喜欢刺激,擅长交往等特点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内向的人则可利用自身安静和善于分析等特点来促进学习。比如洛肯本人就是个内向者,但她与人共同创办了自媒体谈话节目《热闹又安静的长沙发》,还登上了《明镜周刊》封面故事,并在2012年获得德国“年度演说者”殊荣。
第二个是运动方面。
10岁的伊姆雷踢球时经常心不在焉,这让喜欢足球的爸爸很奇怪,甚至怀疑儿子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只因为伊姆雷是个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参与人数较多的运动。爸爸带他去打乒乓球,果然孩子很快爱上了这项运动。
可见,性格也会影响运动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外向的人适合选择更刺激团体更大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等,内向的人则可选择徒步、慢跑等相对安静或者乒乓球这种小团体的运动。
第三个是沟通方面。
前面讲的售货员艾克,如果他能意识到对方的性格特点,减少谈话,并充分尊重英格丽德的意见,这样沟通可能效果会更好。
沟通时,外向的人要发挥自己主动、热情的优势,但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安静,倾听对方,行动前要多思考,这样才能与对方更好地沟通。
内向的人则要发挥自己安静、思考缜密的优势,同时要勇于表达自己。洛肯本人就是个内向者,但她与人共同创办了自媒体谈话节目《热闹又安静的长沙发》,还登上了《明镜周刊》封面故事,并在2012年获得德国“年度演说者”殊荣。
前面我们讲了性格其实就是看你的舒适区在哪,要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就要尽量让自己呆在舒适区内。
但有时我们也要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因为外向的人有时需要从事内向的工作,内向的人有时需要从事外向的工作。
这种情况有时是环境和生活所迫,有时则源于自身的选择。洛肯在本书里主要指后者。因为我们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物有时与我们的性格并不相符,自我定位有时会处在舒适区域的对立面。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其实是个很外向的人,擅长演讲,喜欢泡酒吧,但他热爱科学研究,为此外向的他要让自己不时安静下来,忍受枯燥。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原本是个内向的物理学研究者,但她后来觉得,投身政治比研究工作更有意义,为此她不得不忍受公众化所带来的各种刺激。
因此,为了追求人生意义,为了实现自我,我们常常需要不断走出自己的性格舒适区,因此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叫做“拓展自己的舒适圈”。
但同时,洛肯也告诉我们,适当离开舒适区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不能离开舒适区太远太久。荣格指出,持续远离舒适区域的生活会令人精疲力竭,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内向的默克尔在繁忙的政务中,过段时间总要给自己一个宁静的假期,而费曼在书桌边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要去酒吧寻找外向性格所需要的热闹与刺激。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呆在舒适区又要适时走出舒适区。
你是外向还是内向性格?其实这都无关紧要,但你应该了解自己,并明白性格无所谓好坏,就像罗素说的“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洛肯在这本《性格拼图》中指出,不管是外向还是内向性格都同样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劣势,所以你不必为你的内向或者外向纠结,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并尽量呆在舒适区,同时也要注意不断拓展自己的舒适圈。